绩效管理毁了索尼?KPI已死?

2017年12月7日 由 SunQ 留言 »

你一定听过“绩效主义毁了索尼”这样的说法,提出这个观点的是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2007年1月,他在《绩效注意毁了索尼》的文章中力述KPI的弊端以及它是如何一点一点毁掉索尼的:它让研发人员过于关注绩效数字,而失去了“内在的动机”;那些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老化处理”工序都被轻视;为了完成业绩考核,几乎所有人都只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他认为,绩效主义让员工被金钱、升职所吸引,因此也失去了激情、挑战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

而小米公司的雷军在小米公司创立之初,就提出了“去KPI”。2016年1月,小米召开名为“2016小米闹天宫”的年会,雷布斯宣称:“我们决定继续坚持‘去KPI’的战略,放下包袱,解掉绳索,开开心心地做事。”在雷布斯的发言中,KPI俨然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包袱和枷锁。

我们再来看看前人们总结的KPI四宗罪:

(1)KPI不能驱动战略协同。KPI的激励效应并不强,而在指标制定时,首先被考核者往往会避重就轻,并不会将真正的关键指标提报给上级审核;第二就是即使指标明确了,也很难确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第三,即使指标和目标合理了,数据有可能不准确……百度掌门人李彦宏在其名为《勿忘初心,不负梦想》的内部信中强调:“因为从管理层到员工对短期KPI的追逐,我们的价值观被挤压变形了,业绩增长凌驾于用户体验,简单经营替代了简单可依赖,我们与用户渐行渐远……”

(2)KPI造就“官僚”。在企业里,KPI是什么?KPI是权力!每个部门都恨不能将自己所负责的领域加到别人的KPI中,这样俨然就对其他部门有了生杀大权。我以前所在的单位,各管理部门互相掌握其他部门的若干项KPI指标,最终在绩效评价时进行权力交换,最终又是和气生财的大锅饭。

(3)毁灭创新。正如天外伺郎所说:过于关注绩效数字,而失去了“内在的动机”,员工在完成KPI指标的情况下,不会再多做无益的工作。更何况,刷的盘子越多,打破的越多。

(4)KPI指标的层层加码,让基层员工动作变形。在KPI文化的某大型央企中,每年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集团公司从国资委领了一项任务,但为了确保达成目标,其分解给省公司的目标总量增加了15%;到了省公司,给地市公司分解的目标又加码15%;地市公司又加码15%给区县公司;区县公司再加码15%给了乡镇营业部;营业部再加码15%给所属员工。最终员工领到的任务是1 ×115%×115%×115%×115%×115% =2.01。如果想要完成正常市场容量翻倍的任务,员工只能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市场乱价、恶意竞争,甚至是数据造假……

绩效管理真的如此不堪吗?KPI真的已经死掉了吗?

其实除了某些人博一些噱头外,更多的是因为对KPI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曾经有一个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自从有了汽车以后,死于交通事故的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了,难道因为这个就要把骑车行业全部消灭,再度回到步行、自行车等低速交通的时代吗?

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增加,并不是汽车的原罪,而是交通的参与者。交通参与者是否熟悉了交通工具的使用、是否了解并严格执行了交通规则……

同理,执行KPI的公司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是KPI的罪,而是绩效管理的实施者并没有了解绩效管理的实质,也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实施。

索尼不是因为绩效考核导致失败,而是因为绩效管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而失败。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
广告位
~~~广告位招商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