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洪波现象 中国互联网界草根力量为何突然崛起

“艳照门”让很多人重新开始讨论互联网对伦理、法治、个人自由等各个领域带来的影响.小玻却提醒大家,中国的互联网文化现象并不仅仅只有“木子美”、“芙蓉姐姐”、“艳照门”事件……
事实上,还有其它更多有价值和建设性的东西.比如,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为何互联网界草根力量突然崛起,甚至成了业界话语权的中心?
    “5G评论”的召集人之一青熙是互联网爱好者,也是我朋友.

  2007年4月26日,上海举办第一届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大会,因为没有吃午饭,我和青熙出去喝豆浆.其间谈到Keso,彼此做了一个假设——假设此时Keso坐在我们对面,会怎样?

  出人意料,答案都是“惴惴不安”,因为——紧张.

  其实,我们都认识Keso,因为工作关系,青熙经常与Keso联络,我也曾采访他;但说不明白,这是一种类似对“真理”的敬畏.

  Keso原名洪波,Keso是他自己生造的一个名字,不是英文单词,取中文“咳嗽”——他以前的网名.Keso曾任Donews(已被千橡集团收购)主编,现为五季咨询合伙人.从2003年12月开始写博客,目前Keso的“对牛乱弹琴”是国内互联网评论点击量最高的博客之一,内容主要与互联网相关,见解独特、观点鲜明.

  我想这个时代,聪明人到处都是,但要让人敬畏却不容易.我们这个圈子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他.事实上,民间关于Keso的讨论已不计其数,以至Keso不仅是一个人,而且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很多人说,Keso大热体现了web2.0时代一个存在多年的传播学理论“沉默的螺旋”已被打破,并使民主自由产生意见领袖成为可能等.不过,作为一个传统媒体从业者,有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一直在困扰我,即——为何互联网界草根力量突然崛起,甚至在某些话语权方面成功突围传统的传媒势力?

  这样说可能并不为过.按照我的观察:民间智慧正在这个行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Keso、老白、麦田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爱好者每日观察和评论,已是这个产业非常突出的生态环境之一.

  与此同时,我更想知道的是——在互联网领域,人类传统薪火相传的方式是否已经发生了某种奇妙的变化?

  Keso其人

  2007年底,《生活》杂志的记者谢丁南下上海,采访撰写《互联网的第三只眼》一文.

  谢丁以前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特稿记者,对世界充满好奇,但不是很了解互联网圈.我作为好朋友陪同采访,更希冀能找到一个答案.

  通过交流,Keso的一些个人历史逐渐浮现.如,年轻时想成为一名作家.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念书时,他就写诗.毕业分配到北京八一制片厂,他和几个朋友成立了诗社“大村庄”.偶尔也写小说,他唯一的一篇小说《鱼竿儿》曾获十月文学奖.他也曾徒步进入西藏墨脱,拍摄那个地方的边防战士.

  谢丁告诉我,Keso第一次进入西藏墨脱时,跟一个老兵说,这儿真美.“是吗?”老兵木然地说,“我不记得刚进来的时候我的感受了.”纪录片拍完,领导觉得调子太灰,但Keso想追求真实.

  而这在当时的中国,仍是一种困难的追求.

  之后,Keso对文学虚构的兴趣,转变成对网络的兴趣.

  1997年,Keso从《软件》杂志辞职,同时辞去八一制片厂公职,进入中网公司任副总裁.不久,Keso开始在著名IT论坛Donews发表对互联网的一些看法.2003年末,Keso在Donews开设博客谈论业界风云,访问量激增,很快成为互联网第一博客.

  Keso的博客“对牛乱弹琴”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介绍国外互联网的产业和创意想法,以此对照中国;另一部分,则完全的就事论事进行评论.

  相信互联网、强调创意和对别人有价值,这是Keso恒定不变的立场.同时,曾经的“文艺经历”也奠定了他悦目的文笔和幽默的文风.如2007年12月,当 网盛科技进军婚恋市场时,Keso在即时博客Twitter上写道:“做化工网的网盛进军婚恋市场,或许有道理,因为据说爱情是一种化学反应.”

  不过,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互联网评论庞大的信息场中,他由个人主观(对自我的真实)所抵达的“客观”.

  Keso保持了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即批判精神.“对牛乱弹琴”表达的大多是批判和建设性意见.对于不赞同的现象和方式,他也不怕得罪任何人,方式是毫不留情的批评.这种姿态,得到了强调“平等、自由”精神的互联网圈内人的认可.

  博客图片中的Keso戴一副黑色墨镜,着一黑色T恤,像《黑客帝国》中的人物,他伸出右手食指,气势汹汹指着每个人,隐在远处的嘴角有点调侃味道.

  旁边注白是:“少跟我提客观.我按我的想法写,你用你的智力读,千万别认为我有误导你的兴趣.非要认为自己被误导了的智力半残者,对不住您了.”事实上,现实中的Keso温和坚定,不爱说话.

  Keso最感动我的另一句话则是:“中国其实是一个挺善于书写的国度,只不过书写被权力和权力认可的精英把持得太久了,以至于书写本身,成为一种待遇.”

  我以为,这句话深刻说明了中国web2.0浪潮在文化意义上的价值,也给了我寻找上述答案提供了一个线索.

  崛起的草根话语权

  Keso将互联网比喻成电,说这“是一种可以产生大量新的可能的物质和能量”,并认为“互联网是上个世纪留给中国最好的礼物”.

  我注意到,在持续多年的博客评论中,Keso也会不时纠正自己的一些想法.如当2008年初微软拟收购雅虎案震动全球时,他有一个题外博客是《盛大偷袭新浪3周年祭》.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

  “三年前,我是新浪的坚定支持者,我把盛大收购新浪的行动,比作Playboy控股《纽约时报》.三年后,重新审视这两家公司,我发现,盛大命途坎坷,但却在一个有理想的企业家手上.新浪顺风顺水,但却在一帮擅打小算盘的人手上.……三年前,新浪仍称得上中国互联网第一品牌,今天,它正在从二流向三流滑下去.假如三年前陈天桥成功入主了新浪,别的不好说,但有一点我确信,新浪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坐吃山空,肯定不会自甘沉沦却心安理得.”

  这是Keso的主观判断,但一位已离开互联网圈的人士告诉我:“铺天盖地的品论中,这篇博客恐怕是我看到感触最深的一个相关评论了.”此前,他曾服务于某国际大型公关公司,负责数国际互联网公司品牌.

  老实说,我的感触也是如此.

  为何互联网界草根力量突然崛起,甚至在某些话语权方面成功突围传统的传媒势力?而经过交流和长时间思索,我的问题也逐渐有了一些粗浅的答案.

  原因之一,可能来自媒体自身.

  通常,国内传统主流财经媒体会较关注产业链上游的资本和商业模式,这是现实主义也是负责任的一种考虑,但互联网爱好者要求的不仅是这些.正如我们在传统报道中经常感受到的困惑一样——“我们似乎见到了一个企业的全部症状,却不知道病是什么.”

  除了传统主流财经媒体很少花费笔墨研究产品——而这其实是互联网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外,这些互联网爱好者还需要更多未来主义的探讨.这可能也是为何报道全球趋势的《环球企业家》和《商业周刊》中文版在国内大行其道的原因.

  其次,涉及这个行业知识要素的充分流通.

  不少互联网人士告诉我,相比其它传统行业,互联网领域信息的相对“对称”把很多“断路”变成“通路”,这在导致该行业创新极易发生的同时,也产生了文化传播的一种现象,即——作为互联网解放各类资源的一个极致表现,流通于互联网行业的信息流的传播最为明显.

  这些年来,互联网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是惊人的.尤其,2006年Web2.0互联网新浪潮的到来,它预示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转变,信息访问的壁垒已被大幅降低,用户或者互联网爱好者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成本已获得极大解放,它给每个人创造了平等的学习机会.

  可毫不夸张的说,相当多互联网爱好者,都是自学成才的高手.他们热爱讨论、交流和分享.这些草根意见领袖,习惯阅读大量海外报道,如也是在这样背景下崛起的海外内容翻译博客“译言”等;同时也因有日常对互联网产品的应用体验,他们的讨论能抵达深入,甚至提供不同的分析视角.

  上述特点,可能部分决定了草根力量的崛起,并在某些话语权方面成功突围传统的传媒势力.

  被部分改变的“薪火相传”

  草根意见领袖的博客,是中国互联网具有“先锋”精神的真正集中地.这同时,也形成了互联网领域的一种特殊现象,即在这里——人类传统薪火相传的方式,得到了部分奇妙的变化.

  知识需要积累,需要一代代相传,没有这种薪火相传,人类就没有今天的文明.关于这种薪火相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读书》杂志有过深刻见解,也有过不懈的实践.

  但以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方式,多集中在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如北大、清华、浙大、南大等及社科院等,即使在今日,可能仍然如此.直到,互联网的薪火相传,部分改变了这种传统事实.

  根据我的了解,目前中国高校和各类精英杂志包括传播学对互联网的应用和研究并不多,尤其涉及社会人类文化学方面.这可能与互联网步入民用才是近几年的事有关,也涉及它对技术、外语和新兴时代潮流的敏感度等门槛.

  于是,中国这些庞大的互联网评论博客不仅成为这个产业非常突出的生态环境,也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知识薪火相传最重要的一个主体.它们已形成一种文化景观,在客观上承担起薪火相传的使命,即:通过民主的方式被更多人看见和分享,并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一种必要的足迹对未来和历史提供意义.

  有一点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两年前,当托马斯-弗里德曼重新拾起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技术决定论向全世界郑重表达《世界是平的》时,夹杂着浓厚理想主义气息的技术狂潮正席卷全球.不过现在,当这个进化中的世界仍在继续追问弗里德曼——“世界是否真的已经是平的”时,一种新的数字鸿沟已经在拉大距离.

  正如普及全球的信息网,它允诺连接、却寂静而几乎难以察觉地排除了其余的人,诚实的网络社会学者们已经在说:他们越来越发现数字鸿沟其实潜藏了一个更深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条连接万维网的通路,而是网民在这个全球网络上使用的内容和质量.

  因此我觉得此时此刻,特别有必要指出互联网意见领袖和爱好者这个庞大群体所做出的贡献,它告诉我们,中国的互联网文化现象并不仅仅只有“木子美”、“芙蓉姐姐”、“陈冠希裸照”事件或“明星博客”,事实上,还有其它更多富有建设性的东西.

  毕竟如果说,以往在技术领域多是“美国(硅谷)声音、全球输出”的话,那么经过这几年主体意识的提高和知识传播的发展,此时此刻的中国互联网,应该是一个“中国声音、海外输出”的时候了.

1条评论

  1. SunQ说道:

    没想到洪波竟然是我的校友,呵呵,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届的师兄,哈哈

发表回复

你必须 登陆 方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