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oogle的三个问题

24 10 月, 2008 by SunQ 15 comments »

1、Gmail功能更新,增加表情图标功能。

看图片就很清楚了,点击那个笑脸的图标就可以出现如图的界面,据说这个功能更新最早出现在日本的Gmail里面,今天发现在英文版的Gmail里面也出现了这个功能,特意去看了一下中文版的Gmail,也已经有了这个更新。

Gmail

2、Google的免费天气预报连续三天没有发短信了

不知道博友里面有没有用Google的免费天气预报的,前天的时候把Google免费天气预报短信的功能介绍给了同事,很weak的事情发生了,自此之后,连续三天,Google再也没有给我发过天气预报短信,也没用给我的同事们发,让我很没有面子,大家最近有没有收到呢?

3、Google文档发布博客不成功。

以前曾经给大家介绍过用Google Docs发布Wordpress日志,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用Google Docs发布的时候,一直都显示是发布成功,但是我的WP却连续几次没有发布成功过,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按理说,我对Google Docs的设置一直没有变动,不应该有这样的问题的,唯一的解释就是Google Docs的发布功能出现了故障。

用英文写日志?Post in English?

23 10 月, 2008 by SunQ 11 comments »

忽然之间发现博友stephen的博客变成一个英文博客了,很是诧异。

后来一想,用英文来写博客的话,对自己提高英语水平也是有帮助的。写的能力总是可以锻炼一下的,更何况,可以通过写一些文章记住更多的英文词汇。想当年我就是因为记不住英语单词而直到大学毕业都没能通过四级考试。

是不是以后也可以尝试用英文来写写博客呢?

I was supperised when i found one of my fiends stephen’s blog change to a  English  blog suddenly.

Later , I thought  that it’s helpful to improve my  English to written in English . I can raise the capability of written , moreover , I can remember more English vocabulary by it . The main reason  I did not past the CET4 was that i could remember more English vocabulary.

Should I try to post  more blog in English in the later?

写了这么几句话,就被老婆嘲笑了……5555555555555555,看来我的英语水平还真烂啊!

读《杜拉拉升职记》二:核心业务部门与支持部门

22 10 月, 2008 by SunQ 4 comments »

在《杜拉拉升职记》中有两个地方明确提到了”核心业务部门”与”支持部门”,而在全书当中却无时无刻在体现”核心业务部门”与”支持部门”的区别。

第一次明确提到是在杜拉拉从销售助理提升为行政主管的时候,”拉拉还不懂权衡在核心业务部门任职和在支持部门任职的区别,她还不知道要紧挨着核心业务这棵大树来发展,才不会被边缘化并能最快地发展。拉拉只想到一个主管的级别总是比一个助理的级别来得高的,而且,不是每一个区域销售助理都能有机会转行做另一个职能部门的主管的。

而第二次明确提出这个问题来已经是在本书的结尾部分了,在拉拉给李都的邮件里面:

  1. 关于什么样的职位算好职位
    …………
        2.你的找一个好的方向
        什么是好的方向?永远不要远离核心业务线。你得看明白,在企业中,哪个环节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环节。有时候是销售环节,有时候是市场策划环节,有时候是研发环节,有时候是生产环节,视乎你所在行业而不同。
        最重要的环节,总是最贵的,最牛的,最得到重视的,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部门。它拥有最多的资源和最大的权威——你应该依附在这样的核心业务线上发展,至少能避免被边缘化,而成为关键人才的可能性则更大了。

    ……

而在书中的情节发展中,也经常会提到市场、销售甚至是财务对于人事行政工作的束缚,而且文章中很多次提到了几个销售总监的牛气冲天,无怪乎在最后,拉拉有了”永远不要远离核心业务线”的感慨。

那什么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业务呢?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企业的性质,一个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决定了这个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什么。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面,貌似只有销售(直接看到钱的)部门才是核心部门,但是实际上呢?

不同的企业性质的核心业务部门肯定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产品同质化很严重的生产企业来讲,销售或许是最核心的业务,但是在一些IT企业技术部门或许是最核心的部门……

同一个企业不同的阶段对于核心业务部门的定义也不同。这时候我们需要学习一个理论,叫做”生命周期理论“,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芮·格雷纳(LarryE.Greiner)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企业生命周期主要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蜕变期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Google一下。同一个企业,或许在创业期把研发作为核心,而到了成长期和成熟期把销售作为核心,到了蜕变期则有可能是财务……

那我们怎么知道一个企业的核心业务部门究竟是哪个呢?

其实,没有必要去做太多的分析,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哪个部门平时说话最牛气,同时还能拿到自己想要的资源,那么这个部门无疑就是核心业务部门,而其他只能是支持部门了……

我以为发现了一个《李小龙传奇》的穿帮镜头

21 10 月, 2008 by SunQ 3 comments »

最近一段时间《李小龙传奇》可以说是最火的电视剧之一,看一下网上,好多人都在讨论这部片子。

当然,对这部片子褒贬不一,当然最大的褒奖就是主演陈国坤太像李小龙了,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优势了……而贬,则更多的是围绕在电视剧里面无数的穿帮镜头……

最初看的时候,还真没有注意,但是越往后看,越是希望能找到其中的穿帮镜头,今天还真被我发现了,看图片:

李小龙传奇 穿帮

印象里面,国外应该是右驾驶的,而电视里面是左驾驶,于是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

但是,在发文章之前,Google了一下,后来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是右驾驶的……看来勤于思考还是很好的,可以学习好多东西

  全世界60亿人口中,靠右行的“右派”约40亿,靠左行的“左派”20亿。

    “右派”,多是典型大陆国家,如美国、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等;“左派”,多是典型岛国和半岛、次大陆国家:英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路线分“左右”,来由各不同。

“左派”曾经风靡世界

    靠右行还是靠左行,并非一开始就固定,而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在古时,无论中外,道路行走的规范都是相当地方化的,但道路延长,交往扩大,地方性习惯区域化,区域化习惯变全国性规范。

    这一时期,世界上较多被采用的,恰是与现在完全相反的靠左行。

    按照英国人的说法,他们靠左行可上溯到古罗马帝国。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到底靠左还是靠右,最先根据的是骑士们的习惯。一则,人们骑马,习惯是左脚先上镫,右脚再跨上,自然得是在路左上马;再则,骑士的任务是经常为面子、美人策马持矛决斗,而骑士的标准战斗姿势是右手持武器,左手挽盾持缰,要方便地刺杀对手,自然得靠在路左。——《圣战骑士》里的骑士决斗统统靠右行,因为那是美国好莱坞的杰作。

    日本靠左行的历史缘由与此类似,武士虽不为美人决斗,但和欧洲的骑士一样经常面临决斗。武士长刀在左侧,便于右手拔剑,身体左边是脆弱的空当,自然靠左行才能掩护空当便于攻击防守,武士靠左走,老百姓不敢右行迎头冒犯,遂举国“咸于左派”。

拿破仑开创“右派”阵营

    说来有趣,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靠右行驶的缘由还得扯上拿破仑。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贵族的马车同样也是习惯左行。在受尽压迫的底层人民看来,“靠左行”意味着贵族与特权,而“靠右行”则带有“革命”的意义。于是,法国大革命了,车辆右行了。

    拿破仑上台后,发动了征服欧洲的战争。法国占领了哪里,就把靠右行规则带到哪里。德国、俄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等。正是,自从有了拿破仑,欧洲不再集体搞“左倾”。同样,英国也把自己靠左行的规范一一带到它广阔的殖民地。像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等就坚定不移地走“左”的路线。

    顺带说一句,拿破仑的革命靠“右行”,到了“文革”时期,要红卫兵小将们觉出味道不对:革命得靠左才对,怎么可以靠右?改!不过工程浩大,小将们又太忙,所以没顾得上。

美国改变“左右”力量对比

    在英国众多的殖民地里,美国是个例外。由于美国经过与英国长年战争才有国家独立,而法国在其中多少给予了一定帮助,为彻底与英国划清界限,美国在建国伊始便由道路交通的“左派”转为“右派”。

    由战争原因改变“左右阵营”的不仅仅是美国,匈牙利、奥地利、捷克就是在二战中被德国占领才改为靠右行驶的。

    当美国加入到“右倾”阵营后,“左右”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明显改变。众所周知,由于汽车驾驶观察路况的需要,靠右行驶和靠左行驶决定了“左驾车”和“右驾车”之别。美国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发祥地,美国的“左驾车”源源不断地倾销世界各地,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很多国家靠左走还是靠右走的问题。

    中国便是典型,1945年以前,中国一律是靠左行驶的。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主要是英国势力范围。抗战胜利后,美国汽车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左驾车”一举占了数量优势,由是之故,国民政府下令从1946年1月1日开始,汽车一律靠右行。另外,美国也顺便“左右”了加拿大。

    骆驼阻止巴基斯坦“右倾”

    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左右路线”改变都如加拿大和中国这般顺利。在改变“左右路线”时,习俗给变革带来很大阻力。例如瑞典,起初属于“左派阵营”,但由于周围的国家,如挪威、芬兰等都是“右派”,这给瑞典的跨国交通带来诸多的不便。

    于是,瑞典为“左右”问题进行了公民投票。结果超过80%的国民不同意改革。不过,瑞典国会铁了心要解决和邻国之间的交通问题,甚至动用了军队来维持交通秩序。在这样的强力推行下,瑞典终于改革成功。

    巴基斯坦就没这么幸运了。20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终于下决心改革。但政府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最大反对声音居然是因为骆驼。

    ——在巴基斯坦,有很多的骆驼车,而骆驼都有走老路的习惯,指望这些倔强的家伙改变行路习惯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巴基斯坦政府只好向骆驼投降。

从“右”到“左”的惟一例外

    在“左右阵营”开始确立后,发生过“左右立场”动摇的基本都是由“左倾”变成了“右倾”,日本的冲绳是惟一例外。二战结束后,日本和美国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将冲绳交由美国托管。由于美国的原因,冲绳的车辆一律靠右行。

    1971年,美国将冲绳归还给了日本。由于日本属于坚定的“左派”阵营,冲绳的“右倾”问题一直是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大事。但由于习俗的强大阻力,日本政府直到1978年,才彻底将冲绳交通“右倾”的问题解决。这时,日本将分裂了20年之久的“左右阵营”重新统一,再次做到了“车同轨”。

道路交通的“一国两制”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交通规则上属于“左派”,而内地则是“右派”。于是,1997年香港回归,在道路交通问题上,内地与香港也采取了“一国两制”的解决办法。内地车辆进香港,则遵循香港的靠左行驶。反之,香港车辆进内地,同样也得入乡随俗。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诸多的不便。虽然在香港与内地的交界处立有明显的界别标志,但由于交通的繁忙,相对而来的两列车队很难在入境的同时,改变车行路线。于是,人们想出了这么一个解决的办法。即在深圳与香港的交界处修建了一座特殊的桥梁,入境的汽车只需要按照原有的路规行驶,经过桥梁的巧妙转接后,“右倾”的汽车到了香港自然“左倾”,而“左倾”的则变为“右倾”。

    即便如此,两地司机置身异地后依然会觉得不适应。想想吧,当习惯了靠右行的您,到了香港突然改为靠左行,难道不时刻担心迎面来车与您撞个满怀吗?因此,两地的司机换身相处时,车速都开得相当缓慢,除非长时间的异地驾驶将这种习惯完全改变。

    但问题是,回去的时候又怎么办呢?看来,金庸小说里的“左右互搏”功夫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练得了的。

农村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20 10 月, 2008 by SunQ 5 comments »

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30年之后,Party的最高领导们再次把农村问题作为主题,虽然很久以前“什锦八宝”们已经意识到了农村的问题,而此次总算将农村的问题摆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当看到Party的报告里面,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希望,2020年人均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其中也有很多的内容例如给予了农民土地承包权更大的自由都是一些划时代的决议。但是这些纲领性的文件真的能像媒体们说的那样,立刻就能让我们的农民兄弟们富裕起来吗?

很多做决议的人离使用这些决议的人太远了,他们真的了解实际情况吗?

今天一个同事跟我侃农村问题,他认为很快,规模巨大的农场将成为现实,农村将成为中国GDP发展的重要部分,而原因就是土地承包权的可以自由转移。同事天真的认为土地承包权既然可以自由转移了,就会有人拿钱了租用农民的土地,然后土地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而农民每个月可以得到固定的收入……

实际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老家是农村的,只不过是出于城乡结合部,相对来讲算是比较富裕的农村,我们村的实际情况:

1、农民对自己的土地没有任何的话语权,甚至于连承包权都可以随时被剥夺。由于处于经济开发区的边缘,经常会有因为招商引资而需要农民出让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而此时农民需要无条件的接受,当然也会有适当的经济补偿。在我家那个地方,如果地里面没有种什么经济作物的话,每亩的补偿是800元RMB,当拿到800元之后,农民将永远的失去土地。

2、如果只种一些粮食,不种大量的经济作物或者蔬菜水果等,且家人没有生病吃药的情况,联产承包责任制让我们的农民不再饿肚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上不起学,家里买不起家电……当然手电筒还是能买到的,因为农忙的时候晚上还是需要值夜班的……

3、有1所述的情况,就不会有人会租用农民的土地,及时想获取土地的使用权,也最多是一次性支付部分费用,例如几千元/(亩·30年)……而农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会出让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因为在2的情况下还可以吃饱饭,而如自己成为一个无地农民的话,生活将不再乐观。

4、种植了一些经济作物,或者大规模养殖的农民,到了年底或许能有一点积蓄,但是这个积蓄绝对无法成为拉动内需的因素,因为这笔积蓄农民们要用做老人看病、孩子上学、儿子结婚、女儿出嫁的费用。特别是看病,如果家里有任何一个人出了大病,那这个家庭将在未来的几年中举债度日。

那农村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1、让农民可以更自由的使用土地。我想这才应该是此次会议Party给我们最大的提示。农民应该自由的让自己的土地生长更有附加值的作物,甚至是自由的用土地来养殖,这样农民才有希望有更多的收入。

2、给予农民更多的扶持,特别是技能方面的。城市化进程是无法避免的,8亿农民是无法全部待在土地里面的,这样我们无法实现我们国民价值的最大化,只有让跟多的农民脱离第一产业,进入边际效用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而如果要让农民走出自己的土地,必须给予农民更多的技能方面的培训,并且进一步的增加投资(至于会不会有通胀的问题,经济学家会给一个适当的度),增加就业机会。

3、最为关键的,如果让农民把手里的money拿出来消费,那必须要让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国人尤其是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将是未来几十年困扰中国发展的最大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面,成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我们的Government以及经济学家们任重道远……

读《杜拉拉升职记》一:上司喜欢什么样的下属

19 10 月, 2008 by SunQ 7 comments »

读《杜拉拉升职记》后第一感觉就是:所有的上司都很喜欢杜拉拉,从第一章中提到的民营企业对她性骚扰的胡阿发,到之后的进入DB后的行政经理玫瑰、HR总监李斯特、总裁何好德,是什么让这些上司都喜欢这个“姿色中上”的南方女子杜拉拉,而使得杜拉拉从一个普通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一个卓越的HR经理的呢?为什么每次到了关键时刻上司们都喜欢让杜拉拉来帮助解决问题?为什么每个上司都会乐意培养杜拉拉?上司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下属呢?

让我们看看上司们喜欢的杜拉拉是怎么做的。

1、能力。除了怕自己的下属顶替了自己的小心眼儿之外,所有的上司都喜欢能干的下属。下属的能力强,可以帮助来实现个人的工作目标,而杜拉拉正是如此,在几次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前,杜拉拉都能近乎完美的完成了任务。而恰恰是完成了这些任务,帮自己的上司解决了各种及其紧迫的问题,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帮自己解决问题的下属,我们也会很喜欢的。

2、责任心。之所以能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任务,能力是一方面,责任心则是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正是因为极强的责任心,杜拉拉才把自己的能力显露给了自己的上司,而没有像自己的其他同事那样“混”日子,正如在书中提到的官僚的定义——在该做决定时思考,遇到困难时授权。有责任心的人很多时候可能会被人认为是有点傻,只知道傻干,最初的时候。连上司李斯特都如此认为,但是,哪个上司又不喜欢首先把工作做好而很少提条件的“傻牛”呢?

3、遵守职场的规则。杜拉拉很少挑战职场的规则,例如书中很多次提到的“越级”,由于李斯特的甩手掌柜个性,杜拉拉难免需要越过自己的直接上司李斯特而直接与总裁沟通,而如此的工作也曾经让李斯特很不爽,于是杜拉拉利用其它的工具让李斯特了解工作的进度,虽然依然需要越级与总裁沟通,但李斯特时刻能了解到工作的进展情况,让李斯特感觉到自己并没有被忽视。除了“越级”之外,书中还提到了“与上司保持一致性”“慎用mail”、不要“功高压主”等职场的规则,其实这些都是天条。

4、善于总结。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杜拉拉总结出来大老板问话的规律,比如你和他说你需要做一件事情,他就会问:有预算吗(有钱吗)?公司流程关于这类项目的花费有什么规定(符合政策吗)?做这件事情的好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不做的坏处是什么(可以不做吗)?而要从上级那里得到支持和资源,这几个问题必须要提前考虑清楚。杜拉拉在总结出这样的规律之后,能更有效的与上级进行沟通,而占用上级的时间也更少,上司能不喜欢这样的下属吗?

5、勤于思考。在书的最后处理岱西与伊萨贝拉事件中,杜拉拉并没有像其他人在将岱西的事情处理后就将思考停滞下来,而是敏锐的考虑到岱西发送给经理以上人员邮件中的问题,从而利用公司mail系统找出了市场总监约翰常德参与此事件的证据。我们经常会说一些人有敏锐的洞察力,其实敏锐的洞察力正是来源于勤奋的思考。

6、逻辑清晰,知道孰重孰轻。在做广州行政主管的时候,与北京行政主管王蔷的对比,更显出了杜拉拉逻辑的清晰。王蔷在行政经理玫瑰忙于大项目的时候,拿一些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捐款的小事去烦玫瑰,自然讨不了上司的欢心。而杜拉拉正好相反,知道什么事情需要去问玫瑰的意见,什么事情可以自己决定,而有着清晰思维的杜拉拉也让最初对自己吹毛求疵的玫瑰赞赏自己。

7、正确有效的工作方法。在书中提到的SMART原则、SWOT分析方法、SOP、STAR原则、360评估、对需要上司协助的工作使用mail提醒等,正确有效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当然,上面的并不是全部,而是我所感受到的,更多的内容,大家可以自己读书去感悟,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2008年10月18日,上海申花“全面”战胜鲁能泰山

18 10 月, 2008 by SunQ 4 comments »

进球3:2

黄牌9:0

红牌1:0

从数据上来看,今天的比赛上海申花全面的战胜了鲁能泰山,但是如果我给上海申花队评价一下,前五十分钟黄金,后五十分钟狗屎。

上半场以及下半场的前五分钟,上海申花队用自己的优异表现征服了鲁能,也征服了观众。不能说鲁能打得比以往的比赛差多少,但是申花队用自己的快速、坚决和极高的准确率让泰山队没有了脾气,三粒入球各个精彩,都有很好的观赏性。

申花不愧为一支强队,贾秀全也肯定研究透了鲁能的战术,以快制慢,而队员们又状态极佳,成功率极高,特别是马丁内斯和里卡德,在泰山队的半场如入无人之境,搅得泰山队人仰马翻。

而反观鲁能泰山进攻拖沓,防守的时候人又无法及时到位,前几场比赛表现神勇的李雷雷也不再神奇,运气又欠佳……当3:0之后,我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

但是比分3:0之后,特别是日科夫罚入了那粒直接任意球后,申花队作为本场比赛的绝对主角,却将剧情转换到了另一种情形……

稍微的一点身体接触,申花队的队员就需要担架进场治疗;每一次的发球,总是要拖沓几秒钟,在终场前曾经因为一个任意球被主裁判赵亮对两个外援马丁内斯和里卡德分别出示了黄牌……申花队所得的黄牌中,至少有五张是因为拖延比赛时间,而另外有两张是犯规,其他两张是顶撞裁判或者与对手争执……到了比赛的后半段,只要有申花队发球的机会,电视镜头就会很自然的切换到主裁判赵亮的脸上,只要一看到赵亮跑起来,就知道了,要掏黄牌了……

如果说前半段让我们认识到中国最顶尖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对决,让我们了解到中国足球还有一些赏心悦目的镜头;后半段的比赛则让我们再次失望,中国最好的俱乐部之间的比赛都能出现如此的镜头,别提其他的比赛了,更别提整个中国足球了。

申花的队员用后半场的不职业表现抹杀了前半场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三分,却背上了队长杜威的红牌及其他七名队员黄牌的代价,放眼以后的比赛,这3分的代价也太大了。

比赛结束了,电视画面里面出现了李金羽的笑脸,或许是因为今天进了一个球,或许是他看到了虽然申花把积分差距拉近到了三分,但7人黄牌1人红牌的代价足以让申花后面的比赛麻烦更多……

让提醒成为一种习惯……

17 10 月, 2008 by SunQ 8 comments »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是不对的……

    虽然有人说盖茨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营销策略很阴险狡诈,但是,我们毕竟是错了!

    现在的我们毕竟侵犯了人家的知识产权,对于盗版用户,盖茨们给点提醒又有什么错呢?毕竟没有直接让我们持续黑屏,这只不过是一个提醒。

    据说,微软给予盗版Windows和office用户的惩戒是:

1、如果 Windows XP 用户没有通过正版验证,用户开机进入后,桌面背景变为纯黑色,用户可以重新设置桌面背景,但是每隔60分钟,桌面背景将重新变回黑色。
黑色桌面背景不会影响计算机的功能或导致关机。另外,用户登录时,会看到一个登录中断的对话框,并在屏幕的右下角会出现一个永久通知和持续提醒的对话框显示“您可能是软件盗版的受害者”等提示信息。

2、如果Office用户没有通过正版验证,用户体验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验证失败后的第1-14天内,将有一个弹出式对话框提醒客户,他们运行的Office软件不是正版,并引导客户采取行动。在转化成正版Office之前,客户将在每天首次打开Office软件和此后2小时分别收到一次对话框提醒。第二,从验证失败后的第15天开始,如果客户还是没有转成正版,对话框将继续出现,不过提示信息会有所变化,告知用户如不采取行动,将在14天后(即验证失败后的第30天后),Office软件被添加视觉标记。另外,客户在收到这些对话框通知30天后,如果还是没有采取行动转成正版,那么在Office软件的Word、Excel,PowerPoint和Outlook程序的菜单栏中将被添加视觉标记,提醒用户该Office软件副本不是正版,每次客户打开这四个程序,都会看到相应提醒标记。

    可以说微软已经仁至义尽了。

    其实,也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1、最直接的办法,换成正版的呗,不过,这个是有钱人的游戏,我在网上一个小时下载来的office,而现在号称的豆腐价促销还需要199RMB,199元RMB完全可以让大家增加个2G的内存条了……

    2、禁止自动更新。控制面板-安全中心-自动更新禁止就可以了,只要不下载微软的WGA,那也就不会出现黑屏现象了。当然,拔掉网线也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不过就怕没有网络的电脑就没有了电脑的作用了。

    3、如果不小心下载了WGA,那就试试网上的一些破解的办法,可以尝试一下。今天同事就给我发了个mail,告诉我了一个办法,不过没有验证:

如果你不幸安装了新版WGA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将其“取消”——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回车,在左边栏中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NotifyWgaLogon项将整个WgaLogon项删除即可。然后,记得重启电脑。

    4、可以安装一些OEM版的Windows系统。网上也有一些可以下载的OEM版系统光盘,自己改一下BIOS信息,就OK喽。当然,如果MS office还是会有正版验证的话,那换成WPS office吧,一是民族品牌,二是好歹人家免费呀。

    5、实在不想这么麻烦,换Linux吧,OpenOffice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公软件。不过,说实在话,Linux也是很麻烦的,毕竟使用习惯不同。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还是开篇的那句话:我们是不对的,我们没有权利免费使用微软的花钱开发出来的软件!还是让提醒成为一种习惯吧,让我们的国民慢慢养成尊重知识产权的习惯。

××××××××××××华丽的分割线×××××××××××

    上一次跟老婆生气,于是钻进了《新华书店》,转了一圈,买了《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和《杜拉拉升职记》,两本书还都不错,特别是《杜拉拉升职记》,给HR工作者和职场人士很多的指导,看来我这个生气进书店的习惯还真不错……

     《杜拉拉升职记》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案例,我想在以后的时候在博客里面与大家分享一下,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感悟,希望大家多支持。

     当然,推荐大家去买这本书来看看,真的很不错……

内容简介

可能你干了很多活上司却不待见你,没准你有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下属,也许你的平级争风吃醋不怀好意,或者你的客户拽得像二五八万——你要很好地完成任务,就要设法摆平他们。
你可以消遣地来看看这本纯属虚构的小说,也可以把它当经验分享之类的职场实用手册来使用。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小说中拉拉在外企的经历跨度八年,拉拉从一个朴实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一个专业干练的HR经理,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也历经了各种职场磨练。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
大部分人是要谋生的,不单要谋生,而且希望谋得好。
说到谋生,有人适合自己做老板,更多的人则靠打工。其实,自己做老板,也就是给自己打工。您可以消遣的来看看这本纯属虚构的小说,也可以把它当经验分享之类的职场实用手册来使用。
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走正规路子,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
中国白领必读的职场修炼小说。白领丽人500强职场心得,揭示外企生存智慧。

2008年博客日:消除贫困

15 10 月, 2008 by SunQ 7 comments »

    Jiang给我mail,告诉我今天是2008年博客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贫困”,希望大家都能够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

    今天恰好看到了关于津巴布韦的一条新闻:

    津巴布韦目前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10000000%(百分之二亿七千万),失业率高达80%,而即使工作了,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可能不能购买到一张公交车票……

    津巴布韦当年曾一度被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样板和南部非洲地区的粮仓,当时1津元和1英镑价值相当。但是自从2000年,政府将原先白人拥有的土地收回,分发给没有土地的黑人以来,形势急转直下。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对津巴布韦实行了经济制裁,津政府一直指责,津巴布韦之所以面临今天的窘境,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制裁,另外一方面则是当局的无能。

   津巴布韦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发表不了什么感慨,或许应该幸运没有生活在津巴布韦、冰岛甚至是美国,相对稳定的局势至少让我们有饭吃,而且我们的Party也正在想办法消除贫穷,虽然也走过弯路,虽然在执行力方面也有些问题……

××××××××分割线××但是不华丽×××××××××××

微软将针对中国市场在本月20日启动Windows XP专业版及Office的正版验证计划。

届时,安装了盗版Windows XP专业版的电脑将被强行每小时“黑屏”(桌面背景变为纯黑色)一次,Office的菜单栏将被添加“不是正版”的标记。

我晕了……

15 10 月, 2008 by SunQ 11 comments »

千橡集团总算是把kaixin.com这个域名用起来了,开心网将要开始真伪之争!究竟kaixin001.comkaixin.com哪个更正统一点,这个要看程炳皓和陈一舟的运作了……

千橡集团同时拥有校内网和开心网,都做SNS,如何处理好两个网站之间的关心确实应该让陈一舟好好思量思量。

虽然校内网名字上看像是跟学生有关的,实际过程中也以学生为主,但是学生是会毕业的……现在我在校内网上的好友很少有在校学生了,这就是一个问题,即使两个网站定位不同,其实用户还是相互冲突的……

今天就见识了一下陈一舟自己冲突了一下,直接把我整晕了,大家看一下图片吧:


开心网的注册确认邮件,发信人竟然是校内网……如果不知道两家都是陈一舟的,肯定以为是诈骗邮件。

接下来,还不知道会发生多少更加让人晕的事情:两个开心网的战争,陈一舟的两个SNS站点的战争,程炳皓的开心网与陈一舟校内网的战争……貌似是一个多角恋爱。

×××××××华丽的分割线××××××××


今天是老婆的生日,祝老婆生日快乐!